返回

傲慢法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075 第一次阵痛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邓桃李催办:餐食解决了吗?

    她之前从不敢催张黄和,人和人之间,一旦零距离接触,会在各种细枝末节表露。

    余欢喜坐邓桃李对面,隔着一张小桌。

    尴尬对视。

    邓桃李挪开视线,手机搭在膝头,藏于桌下。

    两分钟后。

    张黄和:黄河故事,标准圆桌餐八菜一汤,餐标480,司陪餐另算。

    标价不含大鲤鱼。

    邓桃李:非常感谢!附带一个俏皮的表情包。

    余欢喜也在群里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一路畅通。

    剩十分钟路程接近黄帝陵景区,邓桃李开始讲解。

    “轩辕帝,华夏民族的祖先,黄帝陵有很多,但黄陵县的这个衣冠冢相对主流。”

    “多领导人都来拜谒过,每年清明,官方会举办大型的公祭活动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车厢议论声四起。

    这一团年龄普遍偏大,人几乎眼含热泪,连连表示,“我们原定清明前出发的,后来有事绊住了。”

    余欢喜一颗心总算放下。

    起码不会出幺蛾子。

    总有人发帖避雷,说黄帝陵全是碑,相当无聊,唯一看点就是那棵古树。

    其实,黄帝陵重人文,寻根问祖,给到情绪价值,而非欣赏美景。

    凤城北线,基本中老年人偏多,拜拜祖先,再感受一下母亲河波澜壮阔的胸怀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“我们今天参观的这个黄帝陵景区分为两个部分,轩辕庙和黄帝陵。”

    “轩辕庙需要爬楼梯,然后再乘坐景区观光车去往黄帝陵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正说着,考斯特缓缓停车。

    黄帝陵游中心。

    余欢喜跳下车,飞速四顾,招呼邓桃李,低声问,“怎么不停南门?”

    游中心停车场离入口还有好长一段距离,南门停车场只需要步行十分钟登山。

    “没看见有老年人?”余欢喜又问。

    以前干野导陪人来过,最省劲的是反向游览,适合年纪大的。

    先逛黄帝陵,下山之后再逛轩辕庙。

    邓桃李不以为然,“行程单你看过,我们一直是这样的路线。”

    潜台词是你算老几跳出来指摘。

    “再说,这不是还有你嘛。”

    邓桃李摇晃团旗。

    “大家听我说,人文初祖大殿可自愿请香,如果灵验,可以不用来还愿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行!”余欢喜咂嘴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人热泪在眼眶打转,像打了鸡血,拾级而上。

    邓桃李机械讲解。

    “黄帝到底埋在哪儿,司马迁《史记》中明确表示,‘黄帝崩葬桥山’,黄帝陵历史上就被称为‘桥陵’。”

    “古代文献记载,黄帝在黄陵县桥山骑龙升天,后人们就将黄帝衣冠埋在这里,起家为陵,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。”

    标准版解说词。

    她每说一句,余欢喜对口型默念一遍。

    邓桃李远远看到,有气却不敢表露,生怕人投诉。

    代入一下,你在说话,底下有个人不断无声重复,你烦不烦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继续讲解。

    邓桃李大步流星在前。

    人累了,余欢喜主动替人背包,人随口道,“那个柏树,是黄帝植的吗?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不好说,反正五千年了,全国一共五棵五千年柏树,全在我们省。”

    “哇。”

    “三棵在黄帝陵,我们一会就能看到,一棵在仓颉墓,还有一棵在洛南页山。”

    “那必须要上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这个衣冠冢是鞋,据说黄帝升仙的时候,老百姓舍不得,就拽他,只拽下来一只靴子。”

    “哇。”

    “祭祀文化古而有之,一会看碑文特别有趣,过去当朝皇帝有钱的时候,送来的碑文就特大块,如果天下大旱,那年碑文基本上就是皇帝自我反省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邓桃李回头瞪余欢喜。

    自由参观间隙,邓桃李叫住她,颐指气使,“别讲野史!你没证!”

    余欢喜:“你讲!你有证!”

    终于。

    年龄层偏大的劣势显现。

    黄帝陵超时,后续行程很赶,邓桃李催促大家上车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到壶口瀑布还有两小时车程。

    饭点已过,一车人饿得前胸贴后背,一桌标准餐风卷残云。

    司陪餐刚吃一口。

    服务员说他们那桌人吃完了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余欢喜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张黄和的调度能力。

    饭店离壶口瀑布驾车仅五分钟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紧挨黄河,耳畔滔滔如万马奔腾,脸

075 第一次阵痛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